金管會兩難題/背離國際潮流 會計科目難定
【經濟日報╱記者陳怡慈/台北報導】2011.12.15
壽險業要外匯準備金制度,長期關注此議題的金管會委員劉啟群昨(14)表示,「要不要背離國際潮流?會計科目擺哪好?」為此案兩大核心議題。
不少業者反映中央銀行也是以外匯準備金方式避險,「為什麼央行可以,保險公司不行?」劉啟群表示,業者老喊外匯避險成本高,金管會也很無奈。
【經濟日報╱記者陳怡慈/台北報導】2011.12.15
壽險業要外匯準備金制度,長期關注此議題的金管會委員劉啟群昨(14)表示,「要不要背離國際潮流?會計科目擺哪好?」為此案兩大核心議題。
不少業者反映中央銀行也是以外匯準備金方式避險,「為什麼央行可以,保險公司不行?」劉啟群表示,業者老喊外匯避險成本高,金管會也很無奈。
【經濟日報╱記者陳怡慈/台北報導】2011-12-15
保險業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公聽會今(15)日上場,不願具名的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代表指出,外匯準備也是強化責任準備的一種,可彌補壽險業責任準備金實際提存不足的窘境。
【經濟日報╱記者李淑慧、陳怡慈/台北報導】2011-12-15
金管會今(15)日將舉行「研商保險業建立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公聽會,業者強力呼籲建立外匯準備金制度,以免保險業每年白白浪費七、八百億避險成本,簽證會計師也跟業者站在同一陣線,金管會面臨強大壓力。
【自由時報/記者王孟倫/台北報導】2011-12-15
針對壽險公會與財委會立委建議,讓股票損益計入資本適足率、打折認列,以降低業者增資與賣股壓力,金管會將在今天排入委員會議程討論;據瞭解,考量四大理由:「歐盟高峰會已有正面共識」、「影響業者責任準備能力」、「壽險業財報信用度」及「恐誤導投資人看壞台股」,金管會擬不通過!
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金管會)今日(2011.12.15)於委員會議決定101年人身保險業新契約責任準備金適用之利率,並決定同時實施新編製之壽險業第五回經驗生命表。
金管會今(2011.12.15)日於委員會決定100年度保險業資本適足率計算股票未實現損益得採評價日前半年個股每日收盤價之算術平均價格評價。
【工商時報/彭禎伶】2011-12-14
壽險公會在9月台股7,225點附近,提出台股未實現損失認列30%的RBC暫行措施建議,當時壽險業者的研究團隊認為,歐債問題短期難解,台股恐下探7,000點甚至更低。
【工商時報/記者彭禎伶/台北報導】2011-12-12
壽險保費收入今年全年可能較去年衰退6~7%,首度低於國家經濟成長率,創下50年來「最慘」情況。壽險業者表示,主要是經濟前景不明、利率低、保費貴,加上主管機關管理利變年金、躉繳6年期保單所致。
【經濟日報╱記者陳怡慈/台北報導】2011-12-12
壽險業力倡的股票損益計入RBC(保險業資本適足率)打折認列方案,今年底前推出機率微乎其微。
金管會官員指出,金管會前兩次推出RBC暫行措施時,台股當月收盤指數均不到6,000點。倘若此時宣布推出,恐將誤導投資人,以為大盤指數仍有大幅下跌空間。
【經濟日報╱記者陳怡慈/台北報導】2011-12-12
保險經紀人與保險代理人的行業類別將有重要變革,將牽動775家公司合計每年大約可以省下10億元的營業稅。
壽險公會理事長許舒博表示,已在上周五(9日)致電金管會主委陳裕璋,獲其允諾將儘速行文財政部,重新定義保經與保代公司的行業類別,且可能擴及保險公證人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