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新聞

惠譽將五家台灣壽險公司列入負向評等觀察名單

    【經濟日報/記者 廖賢龍/即時報導】2025-05-16

    惠譽國際信用評等公司已將五家台灣人壽保險公司的保險公司財務實力(IFS)評等列入負向評等觀察(RWN)名單。這五家受到影響的公司分別是國泰人壽、富邦人壽和凱基人壽,其IFS評等皆為’A’;南山人壽IFS評等為’A-‘;以及台灣人壽IFS評等為評等為’BBB+’。同時將新光人壽’BBB’的IFS評等列入評等觀察發展中(RWE)名單,並確認安達國際人壽’AA-(twn)’ 的國內IFS評等,展望穩定。Read More »惠譽將五家台灣壽險公司列入負向評等觀察名單

    新光金挺新壽現增 再砸70億

      【工商時報/黃于庭】2025-05-16

      強化資本適足率,預計認購普通股近2.98億股

      新光金控將斥資最高70億元,參與旗下子公司新光人壽私募現金增資案,預計認購普通股近2.98億股,每股暫定價格為23.5元。新光金指出,這次交易目的在強化子公司財務結構,提升資本適足率,以因應市場變化及主管機關對資本監理的要求。Read More »新光金挺新壽現增 再砸70億

      壽險三財務數字 聚焦

        【經濟日報/記者廖珮君/台北報導】2025-04-23

        美元狂貶、美股和美債重挫,將重擊第2季壽險業獲利與淨值,保險局副局長蔡火炎昨(22)日直言,將密切關注國際金融情勢變動,包括股、債、匯市對壽險業財務影響,更緊盯業者損益、淨值比和RBC(資本適足率)這三大財務數字。Read More »壽險三財務數字 聚焦

        緊盯流動性 金管會:關注RBC等三指標

          【工商時報/黃于庭、魏喬怡/台北報導】2025-04-23

          過去因美國暴力升息,壽險公司陸續將AC向下資產的比重拉高,且壽險公會2021年起明定保險業每年出售AC債券占原來帳列AC債券之比例不能超過5%,金管會保險局指出,5%限制已解除,也暫無收到債券拋售資訊,將密切關注壽險業者的三項指標,包括損益狀況、淨值比,以及資本適足率(RBC),隨時應對重大市場變動。Read More »緊盯流動性 金管會:關注RBC等三指標

          美資產暴跌 壽險第2季獲利、淨值慘了!金管會急盯三數字

            【經濟日報/記者廖珮君/台北即時報導】2025-04-22

            美元狂貶、美股和美債重挫,將重擊第二季壽險業獲利與淨值,保險局副局長蔡火炎直言,將密切關注國際金融情勢變動,包括股、債、匯市對壽險業財務影響,更緊盯業者損益、淨值比和RBC這三大財務數字。Read More »美資產暴跌 壽險第2季獲利、淨值慘了!金管會急盯三數字

            美債再傳利空!日壽險90兆資金起風了 富國生命開首槍喊賣 連鎖效應要來了?

              【工商時報/方明】2025-04-20

              美債又傳來利空消息!日本富國生命保險(Fukoku Mutual Life)計劃在本會計年度增持日本超長期國債,考慮削減外國債券部位;據日本人壽險協會稱,日本壽險公司的投資資產總額約390兆日圓(約新台幣89.7兆元),這一投資動向對已處於動盪中的美債市場構成新的不確定性。Read More »美債再傳利空!日壽險90兆資金起風了 富國生命開首槍喊賣 連鎖效應要來了?

              壽險衝獲利瞄準新指標 積極累積CSM合約服務邊際

                【經濟日報/記者 陳美君/台北報導】2025-04-13

                為2026年接軌國際新制,壽險公司除追求獲利成長,更得積極累積合約服務邊際(Contract Service Margin;CSM);國泰、富邦、南山、凱基、台灣、新光等六大壽險擬定積極衝刺長年期繳與保障型商品、提升分期繳銷售占比等策略,未來每年將力拚新增數百億元CSM或雙位數增長目標。Read More »壽險衝獲利瞄準新指標 積極累積CSM合約服務邊際

                壽險獲利潛力 國泰、富邦、南山、凱基、台灣與新光人壽都在拚這數字

                  【經濟日報/記者 陳美君/台北即時報導】2025-04-12

                  為2026年接軌國際新制預作準備,壽險公司除追求獲利成長,更得積極累積合約服務邊際(Contract Service Margin;CSM);六大壽險快馬加鞭,擬定積極衝刺長年期繳與保障型商品、提升分期繳銷售占比等策略,國泰人壽、富邦人壽、南山人壽、凱基人壽、台灣人壽與新光人壽等大型壽險,未來每年將力拚新增數百億元CSM或雙位數增長目標。Read More »壽險獲利潛力 國泰、富邦、南山、凱基、台灣與新光人壽都在拚這數字

                  六大壽險 Q1獲利年減近15%

                    【工商時報/黃于庭、陳欣文、魏喬怡】2025-04-11

                    續提存外匯價格準備變動金,加上去年因AI浪潮股市漲幅擴大、資本利得基期較高…

                    六大壽險3月稅後純益約177.08億元,年減43.77%、月減2.27%,第一季累計稅後純益585億元、年減14.96%,雖然2、3月底新台幣皆較前月貶值而產生匯兌利益,但多家壽險續提存外匯價格準備變動金,且去年因AI浪潮股市漲幅擴大、資本利得基期較高,導致第一季整體獲利表現出現年減。Read More »六大壽險 Q1獲利年減近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