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新聞

外匯準備,最快周四定案

    【工商時報/記者彭禎伶/台北報導】2011-12-20

    討論5年多,壽險業爭取的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最快周四拍板。據了解,金管會專案小組本周密集討論,凝聚內部共識,保險局22日將在金管會委員會提案,以修改準備金提存辦法的方式,准許保險業在負債項下提存外匯準備金,因應匯率波動。

    Read More »外匯準備,最快周四定案

    壽險今年新約保兆,恐落空

      【工商時報/記者彭禎伶/台北報導】2011-12-20

      銀行通路保費收入衰退,導致今年壽險業新契約保費「保兆」希望恐落空。壽險業前11月新契約保費9,035億元,較去年同期衰退近17%,其中銀行通路保費收入5,135億元更較去年同期減少逾28%,除非12月新契約保費能突破千億元,否則全年新契約保費難以突破兆元關卡。

      Read More »壽險今年新約保兆,恐落空

      再保業喊漲 產險業上緊發條

        【工商時報/記者王立德/台北報導】2011-12-19

        今年產險保費收入有望創下5年新高,但景氣轉弱,加上天災頻率上升,仍是產險業心中一大隱憂。近期國內各大產險業者積極向國際再保業者協商,希望台灣地區巨災再保費率能力保不變,避免產險業者及客戶雙雙受害。

        Read More »再保業喊漲 產險業上緊發條

        壽險設外匯準備金 三贏

          【經濟日報╱記者李淑慧、邱金蘭/台北報導】2011-12-19

          金管會專案小組正研議壽險業外匯變動準備金制度,壽險業者表示,採外匯變動準備金取代避險,一年可以多賺七、八百億元,也可解決負利差問題,對國家稅收、對產業發展、對投資人都有利,是三贏的政策。

          Read More »壽險設外匯準備金 三贏

          醫療重大疾病險 雙保障

            【工商時報/記者陳欣文/台北報導】2011-12-18

            依據內政部資料,民國99年台灣民眾平均餘命已達82歲,高齡化正式來到。但因生活環境和飲食習慣的改變,讓癌症、心血管疾病等重大疾病高居國人死亡前10名。專家建議民眾應同時規劃住院和重大疾病醫療雙核心保障,才能打造完整的醫療防護網。

            Read More »醫療重大疾病險 雙保障

            保險業投資股票虧損 可採下半年均價認列

              【自由時報/記者王孟倫/台北報導】2011-12-16

              針對保險業「資本適足率」計算股票未實現損益,金管會昨天召開委員會通過,如果保險業投資股票有未實現損失,可以採取「評價日的前半年個股之每日收盤均價」(即下半年均價);金管會強調,這比壽險公會建議的「打折認列」更為合理。壽險業者對該調整措施,表達正面態度。 壽險業者向金管會提案,讓股票投資的未實現損益,在計入資本適足率的時候可以打折認列,以減輕業者增資或賣股壓力。儘管金管會未通過上述這項建議案,但另提出「評價日的前半年、個股之每日收盤均價」計算方式。

              Read More »保險業投資股票虧損 可採下半年均價認列

              短期台幣保單 保費看漲5%

                【經濟日報╱記者邱金蘭、陳怡慈∕台北報導】2011-12-16

                金管會委員會昨(15)日通過明(101)年人身保險新契約責任準備金利率,10年期以上新台幣保單利率不變,其餘調降2碼(0.5個百分點);美元保單則調降2到3碼,明年7月1日起生效。

                Read More »短期台幣保單 保費看漲5%

                保險RBC新算法 台股賣壓減

                  【經濟日報╱記者邱金蘭、陳怡慈∕台北報導】2011-12-16

                  金管會委員會昨(15)日通過保險業資本適足率(RBC)暫行措施,保險業可依前半年均價認列未實現損失,以降低台股低迷對保險業的衝擊。這項措施僅適用今年RBC計算,有助保險業賣股壓力減半,對減緩台股年底前五、六百億元的潛在賣壓。

                  Read More »保險RBC新算法 台股賣壓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