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險3月初年保費 恐降四成
【經濟日報/記者陳怡慈/台北報導】2020-04-12
大型壽險公司主管指出,受到新冠肺炎疫情衝擊,整體壽險業今(2020)年3月的初年保費(FYP),僅富邦人壽與國泰人壽單月超過100億元,整體壽險業預計不到800億元,創下近年單月罕見慘況。
【經濟日報/記者陳怡慈/台北報導】2020-04-12
大型壽險公司主管指出,受到新冠肺炎疫情衝擊,整體壽險業今(2020)年3月的初年保費(FYP),僅富邦人壽與國泰人壽單月超過100億元,整體壽險業預計不到800億元,創下近年單月罕見慘況。
【經濟日報/楊聰橋】2020-04-07
有能力納稅者,對國家財政均有基本貢獻,以維護租稅公平,是95年最低稅負制立法初衷。基於量能課稅原則,我國採行替代式最低稅負制,將高所得者享受較多的特定租稅減免,加回其課稅所得之中,還原成應納稅的稅基。針對人壽保險死亡保險金的受益人,假若其不是契約繳費的要保人,那麼這筆特定保險給付,超過3330萬免稅額度的金額,就要在次年度以家戶為單位申報基本所得額。
【經濟日報/記者林子桓/台北報導】2020-04-06
市面癌症險有三大類,一次給付型、分項給付型、以及連續給付型,保費也因為理賠的涵蓋、給付的高低不同而異。其中連續給付型癌症險,也就是除了初次罹癌的一次給付金外,從初次罹癌日起的每周年,會支付生存者癌症保險關懷金,最高可保障20年或保單效力終止。
【鉅亨網/記者陳蕙綾/台北】2020-04-01
各壽險公司每月 1 日都會公告利變保單宣告利率,受到台美相繼降息、國內外債市利率大幅下滑影響,利變保單 4 月出現史上最大一波降息潮,十大壽險公司共計超過千張、達 1198 張利變保單大砍宣告利率,其中,台幣保單利率「破 2」,甚至最低已經出現破 1 的低利率,美元保單利率大多也都「破 3」,保戶荷包將因此大縮水。
【中央社/記者劉姵呈/台北】2020-04-01
歐美疫情大爆發,全球經濟陷入衰退,股債市劇烈震盪,壽險業為了反映市場利率及成本,4月起利變型保單出現史上最大的降息潮,台幣、美元保單分別跌破2%、3%,保戶荷包將大縮水。
【自由時報/記者王孟倫/台北報導】2020-03-20
保戶申請理賠或個人資料變更,未來不需再趴趴走、分別向不同保險公司提出!金管會表示,已經核准通過國內11家產壽險公司運用區塊鏈技術,申請試辦「保全/理賠聯盟鏈」,將從今年7月1日起上路,試辦期限為6個月。Read More »11家保險公司組「理賠大聯盟」! 金管會核准試辦6個月
【數位時代/李顯正】2020-03-13
哪個產業的決策是數據導向的?保險業絕對是其中之一;大多數保險公司擁有大量數據,但試圖將數據應用於營運時,卻面臨巨大的挑戰。保險業需要採取一些行動,才能解決這種困境。Read More »保險科技:讓保險公司利用數據重新建立競爭優勢
【蘋果日報╱萬千華╱台北報導】 2020-03-09
美商保德信人壽撤台消息對保險市場投下震撼彈,業者表示,主要是美國並未採用IFRS 17,保德信母公司也不願支應海外據點接軌新準則的成本才決定撤出。壽險業高層點名,同為美商的康健人壽恐將面臨相同問題。
【經濟日報/彭金隆】2020-03-04
美商保德信人壽,日前宣布將退出台灣市場,面對多數外商壽險陸續撤出的現象,是否預示我國壽險發展前景堪慮?而我們又該如何解讀與因應。Read More »名家觀點/外商壽險撤出台灣的啓示
【Unwire.pro/Jasmine】2020-02-27
武漢肺炎在香港持續擴散,甚至出現本地人傳人個案令人心惶惶,市民爭相搶口罩、搶消毒用品去保護自己。說起保障,其實現時市面上多間傳統或虛擬保險公司均表示會將武漢肺炎納入保障範圍內。作為消費者,一定會問:究竟虛擬保險和傳統保險有何分別呢?Read More »香港保險業數碼大轉型 傳統 vs 虛擬分別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