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險公會公布1月壽險保費收入「一好二壞」
【經濟日報/記者陳美君/台北即時報導】2025-02-14
壽險公會14日公布,2025年1月壽險保費收入(加計負債)合計為2,111億元,年減3%;其中新契約保費收入合計899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35%,續年度保費合計1,211億元,年減19.8%,呈「一好二壞」。Read More »壽險公會公布1月壽險保費收入「一好二壞」
【經濟日報/記者陳美君/台北即時報導】2025-02-14
壽險公會14日公布,2025年1月壽險保費收入(加計負債)合計為2,111億元,年減3%;其中新契約保費收入合計899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35%,續年度保費合計1,211億元,年減19.8%,呈「一好二壞」。Read More »壽險公會公布1月壽險保費收入「一好二壞」
【工商時報/黃惠聆】2025-02-12
AI潮流襲捲全球,帶來一場產業新革命,卻也為資安帶來新危機,儘管企業知道資安相當重要,但投保資安險企業的比率偏低,金管會保險局要求產險業應廣推資安險,產險業今年將展開推動資安險計畫。在主管機關「暗示」下,壽產險業者已全面投保資安險,產險公會表示,為推廣資安險目前已成立專案小組就資安險業務推動及核保理賠實務經驗進行交流。Read More »產險業今年擬大推資安險
【中央社/記者謝方娪/台北7日電】2025-02-07
網紅經濟盛行,為避免網紅與保險公司合作行銷時誤導消費者,金管會擬在13日邀壽險公會及產險公會「喝咖啡」,希望2大保險公會參考投信投顧公會作法,訂定自律規範約束保險公司與網紅合作行銷行為。Read More »盯網紅不當行銷 金管會13日找產壽險公會喝咖啡
【經濟日報/記者廖珮君/台北即時報導】2025-02-04
據金管會統計,2024年12月單月金融三業稅前盈餘365億元是全年最低點,月減49%,主因受壽險業單月暴虧108億元拖累,銀行業也月減一成,僅剩券商和投信業撐盤,又以投信業年底獲利攀顛峰最亮麗。Read More »壽險業2024年12月大虧108億元 兇手竟是「他」
【經濟日報/記者戴玉翔/台北報導】2025-01-27
美國聯準會啟動降息循環,壽險業拉高美元宣告利率刺激買氣奏效,壽險保單熱賣,2024年全年整體壽險業新契約保費(FYP)較2023年大幅成長,年增25%。展望今年,壽險業認為在各大壽險公司積極搶攻市占的情況下,新契約保費可望出現「雙位數」成長。Read More »壽險新契約保費拚增雙位數 分紅商品將持續熱賣
【經濟日報/記者陳美君/台北報導】2025-01-26
壽險業將於2026年接軌IFRS 17及TW-ICS,如何順暢接軌又能兼顧業務成長動能,成為各大壽險公司的重要課題。資料顯示,2024年七大壽險公司最熱賣的保單可謂「三分天下」,利變型、投資型與分紅保單各占一席之地,但著眼接軌需求,保障型保單在各壽險公司的重要性同步躍升,此一趨勢也將延至2025年後。Read More »接軌國際新制、兼顧業務動能 保障型保單重要性躍升
【工商時報/ 戴瑞瑤、魏喬怡】2025-01-23
不要過度關注短期利益
保險業新的一年將有很多事要做,金管會主委彭金隆正式啟動保險法大幅翻修,擬檢討淨值比,盼鼓勵保險業重視長期穩健發展,不要過度關注在短期利益,同時保單強制執行、OIU(國際保險業務分公司)稅負優惠,力拚為新會期優先法案,加上壽險業已連兩年業務面資金淨流出,也緊盯壽險業的現金流量。Read More »保險法翻修 擬檢討淨值比
【中央社/記者謝方娪/台北22日電】2025-01-22
金管會研議大規模翻修保險法,並將淨值比監理指標納入檢討範圍。在保險法啟動大規模翻修前,短期內金管會也將先推動保險法修法引入介入權制度,並明定免遭強制執行的保單種類,包括健康險及傷害險等。Read More »健康險傷害險免強制執行 金管會拚下會期優先修法
【經濟日報/記者楊筱筠/台北即時報導】2025-01-22
金管會22日舉行新春記者會,保險局指出,包括新版保單強制執行修法,以及OIU(保險國際業務分公司)租稅優惠,將會是下個立院會期優先送件兩大項目。Read More »保險局會期優先送件兩案曝光 新保單強制執行修法入列
【工商時報/戴瑞瑤】2025-01-21
前新光人壽董事長吳東進與高層,遭控經營「新板傑仕堡」出租等事宜時,涉嫌圖利關係企業,其支出裝潢費工程款項由新光人壽承擔,使新壽損失近新台幣1億元,新北地檢署近日依保險法特別背信等罪起訴吳東進、求刑5年。新光金控表示,本案已進入司法程序,不予評論,對公司財務業務無影響。Read More »新壽前董座吳東進遭起訴 新光金:對財務業務無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