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壽險業大挑戰 3/保險大魔王上路 好康儲蓄險保單買不到了?
【經濟日報/記者仝澤蓉/台北報導】2023-10-31
近來保險業積極因應接軌2026年國際新會計準則,未來勢必會有資本要求提高,資產配置調整,最近就有很多人擔憂,台灣人長期青睞的新台幣儲蓄保單等產品,恐怕會消失,真的是這樣嗎?Read More »2024壽險業大挑戰 3/保險大魔王上路 好康儲蓄險保單買不到了?
【經濟日報/記者仝澤蓉/台北報導】2023-10-31
近來保險業積極因應接軌2026年國際新會計準則,未來勢必會有資本要求提高,資產配置調整,最近就有很多人擔憂,台灣人長期青睞的新台幣儲蓄保單等產品,恐怕會消失,真的是這樣嗎?Read More »2024壽險業大挑戰 3/保險大魔王上路 好康儲蓄險保單買不到了?
【經濟日報/記者仝澤蓉/台北報導】2023-10-31
去年開始的美國聯準會暴力升息,重創台灣壽險業淨值,後來資產重分類議題發燒,不管是財務報表或者監理指標都受到很大影響,而且因為台美利差持續擴大,造成美元保單解約潮。Read More »2024壽險業大挑戰 2/美國降息潮來不來 壽險業心有千千結
【經濟日報/記者仝澤蓉/台北報導】2023-10-31
從原本的不管,到突然要管,金管會日前宣布嚴格控管各家金控以資本公積及法定盈餘公積等「老本」配發現金股息,這項政策擺明直接衝撞以壽險為本的大型金控。對於這些辛苦挺過暴力升息、股市慘跌與美元保單解約潮的壽險業者來說,明年又要繼續面臨苦日子了嗎?Read More »2024壽險業大挑戰 1/禁拿老本發現金股利、國際會計準則將接軌 台灣壽險帝國最壞日子要來了?
【鉅亨網/記者王莞甯/台北】2023-10-31
關於近期有媒體指稱壽險業入不敷出加劇、現金告急,壽險公會今 (31) 日發布 3 點聲明強調,無此情事,現金流入遠大於保險給付,壽險業保費收入和利息收入足夠支應保險給付需求。Read More »壽險業現金告急?壽險公會發3點聲明駁斥
【工商時報/張士傑/政治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教授】2023-10-27
人壽保險商品歷年已成為社會大眾生老病死風險管理與資產配置的重要工具,而人壽保險公司損益涉及股利政策,成為控股母公司的重要收益來源,2026年將因適用國際財務報導準則(IFRS 17),保險服務與保險財務之結果構成當期損益,須詳實揭露獲利來源於財務報表。Read More »壽險商品契約服務邊際與風險管理
解約率升高,總保費收入下滑,致現金入不敷出,加上升息,新契約保費收入慢,現金控管更顯重要
【工商時報/戴瑞瑤、魏喬怡】2023-10-27
壽險保單給付大於保費收入的狀況持續,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因解約率升高,總保費收入下滑,出現現金「入不敷出」,金管會表示,因升息,部分保單解約成本低,儲蓄險與投資型保單保費下降,資金流向其他金融商品,導致新契約保費收入慢,因此保險公司現金流的控管更重要。Read More »壽險業現金流 金管會緊盯
【經濟日報/記者廖珮君/台北即時報導】2023-10-17
為了2026年順利接軌新清償能力指標(ICS 2.0),壽險業已掀起一波發債潮。金管會4月開放保險業可發行十年以上、具有到期日次順位債,可計入第二類資本下,據金管會到9月底統計,六大壽險業發債額達1,110億元應是史上新高水位。Read More »接軌ICS!壽險業掀起發債潮 六大壽險達1110億元飆新高
【彭博】2023-10-17
日本富國生命保險相互會社表示,其在上半財年增持包括美國國債在內的未避險外債,打破了之前的投資計畫。富國生命保險執行官兼投資規劃部主管Yoshiyuki Suzuki稱,該機構之前持續購買日本國債,但目前正考慮在截至3月的下半年暫停進一步購買日本國債和海外債券。Read More »未按原投資計畫出牌 日本富國生命保險購入未避險美債
【經濟日報/記者廖珮君/台北報導】2023-10-17
據各壽險業半年報,包括三商美邦(2867)、宏泰人壽和新光人壽共三家壽險業資本適足率(RBC)全低於200%法定標準,金管會保險局長施瓊華昨(16)日說,就新壽將發行130億元次債、宏泰出租不動產已達到即時利用標準來看,這兩家有機會在今年底前、RBC達200%法定標準,解除警報。Read More »兩家壽險RBC警報 可望解除
【工商時報/戴瑞瑤、魏喬怡/台北報導】2023-10-17
壽險業還是必須先「自救」。台美利差擴大,壽險每月光避險工具成本就要噴錢300億元,同時高利保單讓壽險在2026年接軌後恐需大量增資,金管會主委黃天牧16日強調,「應做好事先預防,而不是事後接管」。即仍是希望業者多增資、強化財務結構,暫不給通融措施。Read More »壽險增資潮 金管會盼公司先自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