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險RBC 僅三商壽未達標 已提自救方案
【經濟日報/記者戴玉翔/台北報導】2025-04-01
壽險業2024下半年資本適足率(RBC)全數出爐,21家壽險中,僅三商美邦人壽RBC為136.3%,連續六期未達標,而淨值比降為2.93%,同樣未符合法定標準,三商壽也提出自救方案,力拚早日符合法定要求。Read More »壽險RBC 僅三商壽未達標 已提自救方案
【經濟日報/記者戴玉翔/台北報導】2025-04-01
壽險業2024下半年資本適足率(RBC)全數出爐,21家壽險中,僅三商美邦人壽RBC為136.3%,連續六期未達標,而淨值比降為2.93%,同樣未符合法定標準,三商壽也提出自救方案,力拚早日符合法定要求。Read More »壽險RBC 僅三商壽未達標 已提自救方案
【經濟日報/記者廖珮君/台北報導】2025-03-26
金管會昨(25)日宣布擴大壽險資金投資公共建設、私募股權基金範圍,並鼓勵投融資永續綠色領域三大政策紅利,即日起上路,壽險業最想投資的倉儲物流、資料中心、高速公路收費、商港機場、節能設施等全在列,將有助壽險資金擴大投資公建。Read More »壽險業投資公建開大門 金管會釋三大政策紅利
【經濟日報/記者林勁傑/台北即時報導】2025-03-25
中華信評今天公布台灣壽險業:「營業利益在2025將持續波動」報告指出,隨著營業利益的組成結構發生變化,2025年台灣壽險業的績效表現將持續波動。利差益仍主要的獲利貢獻來源,其次為死差益與費差益。不過,由於健康險產品的理賠經驗惡化,壽險公司用以吸收獲利波動的死差益緩衝空間不斷縮小。Read More »資本利得恐減 中華信評:台灣壽險業營業利益仍不穩定
【經濟日報/記者廖珮君/台北報導】2025-03-25
金管會擬開放壽險業的「高資產客戶」可用保險契約做擔保向銀行做質借(稱保單質借),及向銀行融資買保單(稱保費融資)兩大業務,目前已有財管執照的國泰、富邦、新光、南山及凱基等五大壽險可直接開辦,又以壽險金控集團商機最大,正式敲響搶富豪戶大保單戰鼓。Read More »五大壽險搶富豪戶開戰 金管會放行保單質借、向銀行融資買保險兩大業務
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 令
發文日期:中華民國114年3月18日
發文字號:金管保財字第11404901651號
一、保險業依中華民國一百十二年十二月二十九日修正發布之保險業各種準備金提存辦法(下稱準備金辦法)第三條計算國際財務報導準則第十七號公報「保險合約」(IFRS17)之保險合約負債及決定準備金辦法第四條所定折現率最佳估計假設,應依下列說明辦理:Read More »訂定「保險業適用IFRS17折現率等相關規定」
【工商時報/戴瑞瑤】2025-03-04
料Fed維持降息循環,壽險戰火愈燒愈旺…
今年美元利變保單宣告利率戰火猛烈,1月南山人壽率先發動後,2月戰火最烈,國泰人壽將旗下美元保單宣告利率最高拉上4.2%,台灣人壽更一口氣拉上市場最高4.3%,3月戰火仍未停歇,全球人壽、新光人壽拉升到最高4.25%,凱基人壽也拉上4.2%。Read More »美元保單宣告利率衝逾4.2%
【經濟日報/記者齊瑞甄/台北報導】2025-02-28
無預警人事地震,明台產物保險昨(27)日公告,現任總經理陳嘉文個人生涯因素考量,於昨日請辭獲准,且在新任總經理選任前,由副總唐世澤,代行總經理職務,3月1日正式生效。Read More »明台產總座陳嘉文請辭
【工商時報/戴瑞瑤】2025-02-26
以美元利變保單為主力,宣示加大A&H銷售,並進攻投資型保單
壽險業距2026年接軌IFRS 17與ICS,剩下不到一年的準備期,新光人壽在商品策略上雙管齊下,要趕在接軌前大量累積CSM(合約服務邊際)。新光人壽董事長魏寶生25日宣布,今年以美元利變保單為主力,並加大A&H(意外險與健康險)銷售,尤其著墨健康險,也未放棄投資型市場,連兩年推澳幣投資型年金險,擬待2026年接軌後全力進攻投資型保單市場。Read More »新壽雙管齊下 接軌IFRS 17與ICS
【工商時報/戴瑞瑤】2025-02-22
為降低市場波動對保單帳戶價值產生的衝擊,金管會最新公布,放寬類全委投資型保單可連結具槓桿或放空效果的ETF,但限制具放空效果的反向ETF以不超過1倍為限,而具槓桿效果的ETF則以正向不超過2倍為限,即日起上路。Read More »金管會釋利多 類全委保單可連結槓桿型和反向ETF 保險局揭4大限制
【經濟日報/記者楊筱筠、廖珮君/台北報導】2025-02-21
金管會調適平台鬆綁壽險法規,今年6月底,第一,保險業投資公共建設持股過半免派獨董,第二,修正擴大保險業投資財團法人組織型態標的,不限長照,第三,移除保險業近一年保障型高齡化投資商品新契約保費收入占比「後段班」懲處、保留獎勵措施。Read More »保險法規6月底三大鬆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