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外幣保單 保戶選擇更多了
【聯合報/記者薛翔之/台北報導】2011-10-24
立法院財政委員會今天(24日)將審查保險法修正草案,擬將傳統外幣保單從海外投資的計算範圍排除。一旦修法通過,整體壽險業國外投資一年可增加2000億元額度,保戶可選擇的外幣保單可望比較多樣。
【聯合報/記者薛翔之/台北報導】2011-10-24
立法院財政委員會今天(24日)將審查保險法修正草案,擬將傳統外幣保單從海外投資的計算範圍排除。一旦修法通過,整體壽險業國外投資一年可增加2000億元額度,保戶可選擇的外幣保單可望比較多樣。
【經濟日報╱記者李淑慧∕台北報導】2011-10-21
壽險公會日前建議今年底計算資本適足率(RBC)時,股票損益只要認列30%,這項建議昨(20)日在金管會委員會中被打回票,要求保險局「再議」。
金管會所持理由是,在金融海嘯期間,台股最低跌破4,000點,保險業淨值巨幅縮水,因而允許股票損益僅需認列20%。不過,現在股市在7,000點,並無正當理由可允許業者只認30%,且恐會造成外界錯誤解讀,認為金管會看衰股市。
【經濟日報╱記者李淑慧∕台北報導】2011-10-21
金管會對保險業釋出利多,研議提高「不動產增值利益」列入資本適足率(RBC)的比重,此舉可使保險業今年底的資本適足率明顯提升,減輕增資壓力。
現行規定,保險公司認列不動產增值金額,最高不能超過自有資本的三成,新規定將提高至五成。這對持有較多不動產的老壽險而言是利多消息;以某大壽險公司自有資本約1,000億元來算,不動產增值利益認列金額可從300億元提高到500億元,可增認200億元。
【經濟日報╱記者李淑慧、陳怡慈/台北報導】2011-10-20
法商安盛(AXA)保險集團擬重回台灣市場,近期在本地壽險圈大舉獵才。因該集團過去「二進二出」台灣壽險市場,金管會保險局特別審慎把關,對第三度來台的安盛開出二大條件。
【工商時報/記者彭禎伶/台北報導】2011-10-20
為同時因應通貨膨脹、老年化社會,壽險公司紛紛推出「接續性」醫療險保單,繼國泰人壽推出定齡增加給付醫療險,南山人壽也推出60歲後加倍給付的終身醫療。
南山人壽副總童恩霖表示,60歲前重大疾病給付不必從帳戶扣除,且不設條件,70歲以後保障一律提高到1.3倍。
【經濟日報/記者陳怡慈/台北報導】2011-10-20
南山人壽創業界之先,推出同時涵蓋重大疾病、特定傷病、手術與住院四大保障的終身醫療保單,適合已有定期醫療險者搭配購買。
南山意外及健康險部經理蔡吉昌表示,昨(19)日上市的「呵護倍至醫療終身保險」,相較市售終身醫療險,有「死亡給付不扣除、不因重傷給付而失效、特定手術給付金額業界最高、保障項目與定期險重複少」等四大好處。
【工商時報/記者王立德、彭禎伶/台北報導】2011-10-20
車損險認車也認人,若非保險人發生事故,依約定保險公司給付理賠金後可追償。金管會提醒,車損險保障範疇通常涵蓋被保險人及附加被保險人,若不是被保險人家屬或所僱駕駛人,最好可經保險公司同意列名,才有保障。
【工商時報/記者張國仁/台北報導】2011-10-20
上市櫃公司導入國際會計準則(IFRS),不僅是財會部門工作大調整,董事會的「董事大人」辦理決算也將發生重大變革,財務報表、營業報告書及盈餘分配表都有改變,董事們不可不明察。
公司董事會的職權之一就是每一會計年度終了時,必須要辦理決算作業,審核財會部門編製的財務報表、營業報告書及盈餘分配表等三項決算報表。
【工商時報/記者彭禎伶/台北報導】2011-10-20
儘管年初開出2~3萬人次的增員需求,壽險業務大軍前9月流失人數仍遠高於留存人數,據壽險公會統計,9月底壽險業務員登錄總人數為31萬838人,較去年底減少5,073人,其中壽險公司減少3,481人最多,保險經紀人也減少2,931人。
【工商時報/記者孫彬訓/台北報導】2011-10-19
國寶人壽8月初經由董事會推舉新董事長,由副董事長葉佳瑛擔任,經過2個月,金管會已發函核准,至於原任董事長夏銘賢則轉任副董事長並兼任總經理。
去年以成威投資入主國寶人壽的葉佳瑛,現在對國寶人壽持股46%,原大股東福座開發持股約42%,雙方持股暫無異動計畫,葉佳瑛負責營運,並提出「3年計畫」,要讓淨值由負轉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