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新聞

風險承受度低 建議選平準型房貸壽險

    【經濟日報∕記者陳怡慈∕台北報導】2011-10-25

    房貸壽險分「平準型」與「遞減型」兩大類,專家建議,家庭風險承受能力較低者,投保平準型房貸壽險。

    合庫人壽業務訓練部經理林松池表示,「平準型房貸壽險」意指在保險有效期間,保額固定不變,不因時間流逝、房貸還款而減少;相對地,「遞減型房貸壽險」的保額,會隨著房貸期間的經過而逐年遞減。

    Read More »風險承受度低 建議選平準型房貸壽險

    房貸壽險 重足額足期

      【經濟日報∕記者陳怡慈∕台北報導】2011-10-25

      不景氣味道愈來愈濃,萬一家庭支柱發生意外,不僅家中經濟陷困境,就連房子也將面臨繳不出錢而被拍賣。保險專家表示,申辦房貸時,再花筆錢投保房貸壽險,可確保家人無後顧之憂,而「足額、足期」是挑選房貸壽險的兩大要領。

      Read More »房貸壽險 重足額足期

      外幣保單 可不計海外投資

        【經濟日報∕記者邱金蘭、李淑慧∕台北報導】2011-10-25

        立法院財委會昨(24)日審查通過保險法修正案,保險業銷售的傳統型外幣保單,符合主管機關規定條件者,可以向主管機關申請核給不計入國外投資額度之內。

        保險局長黃天牧表示,將依據保險業的風險管理、資本適足率、是否遭重大裁罰、幣別平衡性等多項因素,讓承作外幣保單的保險公司,可以逐漸增加國外投資額度。

        Read More »外幣保單 可不計海外投資

        外幣保單修法 年收益多90億

          【工商時報/記者彭禎伶、王立德/台北報導】2011-10-25

          保險法146條之4修正外幣傳統保單不計入國外投資額度,昨(24)日在立法院財委會完成初審。壽險業者表示,此案若修法完成,將是壽險業一大利多,明年若多出新台幣3,000億元外幣傳統型保單額度,一年投資收益將多出逾90億元,消費者也有機會用更便宜的保費買到更多保障。

          Read More »外幣保單修法 年收益多90億

          股票損益認列30% 金管會搖頭

            【經濟日報╱記者李淑慧∕台北報導】2011-10-21

            壽險公會日前建議今年底計算資本適足率(RBC)時,股票損益只要認列30%,這項建議昨(20)日在金管會委員會中被打回票,要求保險局「再議」。

            金管會所持理由是,在金融海嘯期間,台股最低跌破4,000點,保險業淨值巨幅縮水,因而允許股票損益僅需認列20%。不過,現在股市在7,000點,並無正當理由可允許業者只認30%,且恐會造成外界錯誤解讀,認為金管會看衰股市。

            Read More »股票損益認列30% 金管會搖頭

            壽險RBC看升 增資壓力大減

              【經濟日報╱記者李淑慧∕台北報導】2011-10-21

              金管會對保險業釋出利多,研議提高「不動產增值利益」列入資本適足率(RBC)的比重,此舉可使保險業今年底的資本適足率明顯提升,減輕增資壓力。

              現行規定,保險公司認列不動產增值金額,最高不能超過自有資本的三成,新規定將提高至五成。這對持有較多不動產的老壽險而言是利多消息;以某大壽險公司自有資本約1,000億元來算,不動產增值利益認列金額可從300億元提高到500億元,可增認200億元。

              Read More »壽險RBC看升 增資壓力大減

              搶攻老年醫療險 壽險拚場

                【工商時報/記者彭禎伶/台北報導】2011-10-20

                為同時因應通貨膨脹、老年化社會,壽險公司紛紛推出「接續性」醫療險保單,繼國泰人壽推出定齡增加給付醫療險,南山人壽也推出60歲後加倍給付的終身醫療。

                南山人壽副總童恩霖表示,60歲前重大疾病給付不必從帳戶扣除,且不設條件,70歲以後保障一律提高到1.3倍。

                Read More »搶攻老年醫療險 壽險拚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