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局:長期保單 利率盡量不動
【經濟日報╱記者陳怡慈∕台北報導】2011-12-08
為降低責任準備金利率調降對業者及保戶衝擊,保險局長黃天牧昨(7)日表示,會參考公會意見,長年期保單盡量不要調整,但仍須金管會委員會做最後決定。
【經濟日報╱記者陳怡慈∕台北報導】2011-12-08
為降低責任準備金利率調降對業者及保戶衝擊,保險局長黃天牧昨(7)日表示,會參考公會意見,長年期保單盡量不要調整,但仍須金管會委員會做最後決定。
【經濟日報/記者李淑慧/台北報導】2011-12-07
保險局從98年起推動微型保險,逐漸看到成效。金管會昨(6)日發布統計,到11月底止,購買微型保險的人數已達3.3萬人,獲微型保險提供的基本保險保障。
【經濟日報╱記者李淑慧/台北報導】2011-12-06
壽險業要求提列外匯變動準備金,保險局長黃天牧表態力挺。黃天牧昨(5)日表示,外匯變動準備金有其重要性,要替保險業永續發展著想,年底前會討論。
【工商時報/記者彭禎伶、王立德/台北報導】2011-12-06
保險局長黃天牧昨(5)日首度公開對保險業爭取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的態度,指保險業海外投資金額已相當龐大,匯率變動對保險業財務狀況影響極大,相關制度因應及調整「有其必要性」,但也會兼顧各界擔心的會計揭露及長期避險策略,希望年底之前能有結論。
【經濟日報╱記者邱金蘭/台北報導】2011-12-05
股市不佳造成壽險公司資本適足率下降,今年到11月底止,保險業已增資418億元,預計12月還有多家業者增資,金額還有幾十億元。
【自由時報/記者王孟倫/台北報導】2011-12-05
金管會表示,截至今年6月底全體保險業之「資本適足率」,壽險業有5家未達法定標準200%,至於產險業雖有1家低於標準,但下半年已完成增資,故產險業均達法定標準。
【工商時報/記者彭禎伶、孫彬訓╱台北報導】2011-12-05
壽險業才是燒錢的行業?國內壽險業從2007年起,5年內增資近新台幣3,000億元,股東增資的費用已可蓋5~6棟台北101大樓,截至6月底仍有5家壽險公司風險資本額(RBC)不到200%。業者說,若這5家都要增資拉上200%,壽險業這5年增資的金額,應可蓋1條高鐵。
【工商時報/記者彭禎伶╱台北報導】2011-12-01
壽險業者力爭的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現曙光」。據透露,金管會預定今舉行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會議,初步方向是依業者建議在「負債」項下提存外匯準備金,搭配相關方案,凝聚內部共識,一旦拍板,將是壽險業大利多。
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下稱金管會)本(1)日委員會議通過國際康健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國際康健人壽)籌備處申請以分割設立方式將紐西蘭商康健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下稱該分公司)改制為國際康健人壽之設立許可案,分割基準日預定為100年12月31日,經審核該申請案尚符合保險法相關規定,爰於本日委員會議通過准予設立。
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於100年12月1日通過「保險業各種準備金提存辦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將於近日發布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