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記者吳泓勳/台北報導】2012-05-22
受國際經濟環境變動等因素影響,台北股市波動加劇,保險局將推動新制度,未來保險業投資股市損益,改以半年均價計算。
會計業者認為,市場擔心經此調整,對保險業RBC(保險業風險資本額制度)標準的穩健度,將造成影響,但保險業股票投資的特性是長期持有,配合建立監理會計的原則,不是壞事。
6月即將要統計公司半年報,但受到國內外經濟變數影響,台股指數5月下跌超過300點,全體壽險業淨值跌破新台幣5,000億元,股市強烈波動,保發中心提出保險業股票損益「均價認列常態化」,呈送保險局,預計5月底上路,挽救保險公司半年報,卻也讓保險業RBC產生變化。
「RBC不是評斷保險公司清償能力的唯一指標。」勤業眾信會計師事務所陳昭峰說,去年底保險業暫時放寬股價認列標準時,已針對常態化修正股票計價的標準做討論。
因為RBC從財務報表反映計算,一年只有兩次計算點,對於長期持有股票的壽險業者,若因顧慮短期波動的認列,須增資或賣出股票,進而扭曲公司投資操作,並不是好事。
陳昭峰說,以美國保險業制度而言,分為監理會計原則(SAP)及公認會計原則(GAAP),認列標準及報表表達方式,都不同,財務報表適用於所有產業,必須有通用性,但從監理會計來看,保險業應該允許單獨產業的監理評價方式。
資誠會計師事務所會計師陳賢儀認為,財報會計與監理會計的目的並不一樣,目前RBC的監理標準,都從財務報表反映計算,保險業應該加快腳步,接軌國際會計準則,以及訂定自己的監理會計制度。
安侯建業會計師事務所行政營運長鍾丹丹也指出,整體經濟往下走時,股價採均價認列,對保險業RBC具有舒緩作用,但事情總要兩面看,等到經濟反轉向上,按均價計列的話,保險業就沒辦法即時享受到股價成長的益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