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台壽葉栢宏:接軌兩新制 四點選保險潛力股

    【工商時報/彭禎伶】2020-10-21

    工商時報社長陳國瑋表示,2020年新冠疫情的發生,許多變化都是大家都沒有看過的轉變,對保險業來說,有幾個大挑戰已在發生或未來正要發生,第一是低利率危機,美國聯準會(Fed)在2020年第一季連續降息六碼,幅度之大,前所未見,美國、歐洲、日本等都是幾乎接近零利率或已是零利率環境,對保險業的投資或業務是極大挑戰。

    二是各類商品價格波動加大,史上第一次出現負油價,也鮮少看見股票與債券價格呈現同方向移動,這些都是過去未曾經歷;第三是普惠金融下消費者意識抬頭,主管機關也強化公平待客原則;四是會計制度改變,包括了IFRS17與ICS2,負債價格的變化,亦會影響經營環境。

    另外如高齡化、同業競爭與數位化等挑戰,2026年將接軌IFRS17,將是保險業財報的轉折點,若能適應環境轉變者將會是未來五年後的贏家,工商時報在此時舉辦「2021保險業轉型與展望趨勢論壇」,希望替未來找到更明確的方向。

    「忌口」與「運動」 成重點工作

    2026年台灣保險業將接軌負債財報準則IFRS17與新一代清償能力ICS,台灣人壽資深副總葉栢宏20日表示,接軌新制度就像審美標準改變,從過去白白胖胖就是美,要轉為精壯才美,保險業最重要的兩項工作就是「忌口」與「運動」。

    葉栢宏說,「忌口」就是不要再大量吃下對身體有負面影響的食物,過去壽險業以較高利率保單、儲蓄險吸收資金,資產快速成長,形成了白白胖胖卻未必健康的樣子,新制度之後,就是要確保銷售的新保單,是對公司長久獲利有正面貢獻。

    「運動」就是鍛鍊現有身體的強健度,對保險公司而言,接軌的準備工作就是要搭建新系統、提升資產負債管理的技術、培養人才等,在2026年之前,要將體態及體質練得比以前更精實。

    葉栢宏表示,接軌二大新制對壽險業有四大挑戰,一是接軌當點可能須增資:過去壽險業銷售5~6%以上的高利率保單,在IFRS17下負債改採市場利率計算後,在現在10年期台灣公債利率低於1%的狀況,將可能面臨負債高於帳上準備金,就必須增資。

    ICS亦有相同的要求,且還包含經營面臨未來風險所需準備的資本,如投資股票的風險亦要拿出資本來因應。葉栢宏表示,未來法規要求明朗化後,各公司所需增資金額也將明確,無法增資的公司,將面臨新一波併購。

    二是接軌後淨值波動加大,壽險業銷售長期保單,且多為終身險,但是市場的投資工具卻多是短年期,壽險公司為達收益率目標,海外投資大量增加,各公司都有存續期間與幣別錯配問題;未來市場利率變動將導致資產及負債變動幅度不一致,進而影響淨值,幣別錯配亦同。

    三為經營策略轉型,接軌IFRS17後,損益表將區分獲利來源為保險本業或投資,如合約服務邊際(CSM)代表銷售的保單未來利潤現值,逐期攤銷到損益表,若某公司去年CSM是1千億元,今年上升到1,200億元,代表今年新保單獲利貢獻大於已認列獲利,即該公司聚焦保險本業經營且獲利成長。

    這將促使保險公司調整商品策略,回歸保障本質,但如何引導業務部隊甚至保戶購買保障型商品,將成為一大挑戰。而為降低資產負債錯配問題,未來壽險業投資股票可能減少,增加穩定的債券投資,面臨投報率降低的挑戰。

    四是管理分析複雜度提高,新制度需大量運用資料,進行複雜計算,編製財報的作業複雜度增加,尤其上市公司每月10日要公布自結獲利,作業時間短,難度大增。

    保戶需有兩大體認

    葉栢宏也教投資人以四大特徵辨別可順利接軌的壽險公司,一是在法說會上,各公司公布負債成本與經常性投報率,負債成本低,且經常性投報率(不含一次性報酬)大於負債成本的公司,接軌時相對衝擊較小。

    二是保險公司銷售保單結構,非保證的比例愈高,如利變型、投資型,接軌愈輕鬆;三是資產跟負債的錯配情形愈低,即保單與投資資產的存續期間不會相差太大,幣別錯配的比重愈小;四是帳上以成本攤銷部位的未實現損益加到淨值後,淨值愈厚實的公司愈佳。

    葉栢宏表示,保戶也要有二大體認,一是保單型態可能改變,由儲蓄險、高保證利率保單轉為保障型,且年期縮短、碎片化;二是保險公司未來將更穩健,資本須從能支應20年一遇的金融海嘯,強化為能承受200年才會出現的金融風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