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保險業須把握數位轉型契機

    【台灣銀行家第139期/林士傑(台灣金融研訓院金融研究所所長)】2021-07-31

    2026年台灣將實行IFRS17新制

    保險業者開發「通路plus串聯」數位實力,發展場景保險、多通路保險及生態圈保險的應用模式成為市場主流的潛力看好,業者及消費者都將看到全新的保險體驗走進生活,人們的思維改造創新,將成為未來IFRS17推動數位轉型的最大動力。

    新冠病毒疫情讓全球企業體認到風險與轉型的重要性,國際保險業將於2023年1月正式接軌國際會計準則IFRS17,為持續觀察國外實施狀況,政府審慎評估對國內保險業之影響,決定以國際生效日延後3年,即2026年1月1日起實施,協助我國保險業順利接軌降低衝擊。

    保險業拚獲利也要拚生存

    儘管距今仍約有4年半的準備時間,但由於IFRS17對台灣保險業的衝擊相當大,除了財報資訊揭露及增資所需成本大幅提高,同時也影響保單商品的市場定位策略調整,不只拚獲利也要拚生存,時間可說十分緊迫。

    國內保險業資產高達30兆元新台幣,占金融業總資產比率36%,過去20年以來累積相當數量的高預定利率儲蓄型舊有保單,長期低利率環境面臨利差損的問題,為了維持資金報酬率,投資壓力極大,經營上已產生沉重負擔;加上國外投資比率偏高,面臨海外風險及匯損問題,業者為抵禦風險產生龐大市場增資需求以及經營轉型的迫切需要。

    接軌IFRS17後,業者財務報表編製上將產生重大影響,其中最重要的是保費收入改採逐期認列取代一次認列,保單折現率則改採現時利率取代鎖定利率估算,而未來損益將拆分成賺錢、賠錢的保險合約及投資部分,勢將直接影響到保險業損益估算以及責任準備金的提列。

    而且,國內保險公司目前採IFRS4與IFRS9編製財報時,資產面已按市價評價,IFRS17則進一步要求將負債面按市場利率加貼水折現評價,過去的利差損依新規定轉列為負債後,雖然準備金增提壓力及市場關注度增加,但這幾年主管機關要求及業者已提前因應調整商品結構,不過降低負債的資金成本,因此預估增資的壓力應該沒有外界想像的那麼大。

    總成本將高達百億元

    接軌IFRS17需要花多少錢?根據政府、業者及專家估算,包括外部顧問諮詢、保險精算系統升級、會計系統導入、IT升級轉換、備援系統及相關人員增聘等費用,視公司規模大小將花費至少3億元至15億元新台幣以上的龐大支出,業者估算,整體壽險業接軌IFRS17不含增資的總成本將高達100億元新台幣,這筆大錢要想辦法用在刀口上。

    除了責任準備金提存制度改變,以及IFRS17導入對保險負債衡量方法和財務報表表達二大法遵重點外,包括精算系統、投資系統、資產負債管理系統、財務會計系統、業務流程系統及資料倉儲系統均受到全面性影響,各家公司高層勢必趁這次IFRS17轉換的大工程打好算盤,好好檢視目前公司的現況,透過調整經營來發揮最大效益,未來調整的課題落在「降低風險」以及「數位轉型」二大任務。

    數位轉型後的國內保險業市場會有什麼新氣象?今年4月,台灣金融研訓院與微軟公司在芬恩特創新聚落共同主辦了一場精彩的「IFRS17與雲端服務對產險業的影響與因應研討會」,由資訊業者專家以科技的角度來看IFRS17接軌的問題,在研討會上拋出許多嶄新的想法,與會業者都聚精會神聆聽,例如產險業導入「雲端服務」的可能性,也充分顯示在金融科技浪潮下,各家金融機構面對刻不容緩的數位轉型需求,卻也免不了對於科技應用的些許疑慮。

    內部資料整合成關鍵

    現在年輕族群對保險的心態變靈活了,除越來越重視特定疾病預防及醫療照護的保險,加上生活上會發生的一些意外造成不便的保險,還有保險買下去如果沒事還可以賺一點回來、不會白繳保費,認為「買保險應該要更方便才對!」因此,未來「快、小、簡、客(製化)、利」保險商品當道,產險業跟壽險業都有新商機可以大展身手,保險業減少人力採科技化自動化顧問及核保流程已經是趨勢,其中內部資料的整合更是關鍵。

    因此,保險商品設計上需要更多資料協助,加上新型態保費欺詐行為判別,「資料」成為保險業具有新商業價值的生利金融資產。不過,IFRS17適用可能導致精算部門評價揭露資料量大幅增加,加上採用雲端技術設備對業者而言,仍有資安及個資保護隱憂,資訊服務廠商如何提出較佳解決方案?

    IFRS17導入系統全面更新,保險業面臨的是數量更膨脹、複雜度更高的資料,拆解組裝及維護難度與成本大增,原本「大數據創新」(Big Data Innovation)反而變成「大數據風險」(Big Data Risk),這可能是業者的大痛點。

    如何解決?根據資訊業者的想法,首先,IFRS17系統升級架構勢必大幅變動,保險業者可透過系統串接建立一個大數據分析管理決策平台,來解決投資、精算、理賠、核保、財務、會計、法遵各部門資料自動化串接,來強化資料組合、分析及運算的能力,並透過新系統建置導入保險科技(Insutech)納入策略性管理思維。

    個資隱私不一定全部上雲

    至於資料部分涉及個資隱私,並不一定要全部上雲,雲端與地端模式可以配合運作,避免資安風險的問題,但是未來保險業要面臨駭客窺伺、即時監理及客戶全時需求,可以說要分秒必爭搶時間,怎樣確保業務資料在地或上雲同等效率及資安要求更是重要,也是保險業者推數位轉型的一個關鍵點。

    系統轉型讓商品轉型空間更大,隨著宣告利率越來越低,投資型保單將取代傳統利變型保單市場,消費者也會睜大眼睛檢視其純度,例如近年很流行的健康型外溢保單以及投資型外溢保單,兼具健康、防疫、醫療等功能,如果勤於健步或按時做癌症篩檢、打疫苗的保戶都可以折抵保費或現金回饋。這二年新冠病毒疫情期間頗受民眾歡迎,今年第一季較去年同期大增4.3倍,用鼓勵健康概念降低保險公司理賠風險,這種透過穿戴裝置、物聯網輔助結合創新保險商品頗有市場潛力。

    兩大重點攸關轉型成敗

    IFRS17適用可能導致精算部門評價揭露資料量大幅增加,由於金管會要求我國保險業在2022年前必須先完成新保險資訊系統的建置作業,有關新資訊系統與舊有系統,在資料及流程調整銜接及轉換方面需先解決,後續有二個關注重點,第一、透過新的系統解決方案調整保單商品結構、投資損益精算、內部創新績效衡量三大功能,在新系統架構設計上加以呈現。第二、資訊服務廠商需強力協助保險公司提出雲端資安,包括政策、技術、隱私、裝置、操作的整體解決方案(Total Solution),這攸關數位轉型的成敗。

    值得注意的是,IFRS17導入後,保險公司對於特定業務及商品的市場競爭力評估,將可以透過新系統整合功能辨識得更清楚,在數位時代碎片經濟、客製經濟的大趨勢之下,透過政策開放結合包括醫療機構、健康事業、運動休閒、旅遊、電子商務等異業,以資料共享(Data Sharing)環境開發新商品及新商業模式,保險業更能夠進一步擴大潛在新興客群市場的獲取能力。

    未來,保險業者開發「通路plus串聯」數位實力,發展「場景保險」、「多通路保險」及「生態圈保險」的市場主流商業模式潛力看好,不只業者,消費者也將看到全新的保險體驗走進生活、走進時空,人的思維變革創新,終究是IFRS17推動數位轉型突圍的最大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