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外匯準備金/第一桶金怎麼來?產官拉鋸

    【經濟日報╱記者陳怡慈/台北報導】2011-12-22

    外匯變動準備金制度如火如荼研議中,壽險公會理事長許舒博昨(21)日表示,此案目前關鍵在「第一桶金怎麼來?」,昨已用最速件發函金管會表達公會立場。

    許舒博表示,幾經溝通,金管會傾向同意外匯變動準備金可列「負債」項下、而非「業主權益」項下,政策方向符合業者期待。

    不過,外匯準備金的第一桶金怎麼來?規模夠不夠大?成為產官最新拔河重點。

    許舒博表示,業者希望第一桶金的來源能夠包含三塊:危險變動準備、巨災準備、不動產未實現增值利益。不過,金管會對不動產未實現增值利益也納入,目前仍有疑慮。

    不願具名的本國壽險公司高層也說,壽險業不動產未實現增值利益大約有兩、三千億元,危險變動與巨災準備不過幾百億元。他說,政策要有效,第一桶金就要夠大。若不夠大,就只能慢慢靠時間累積,政策效果將連帶打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