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記者廖珮君/台北即時報導】2025-02-20
台灣人壽去年發現有一名理賠人員做了161件假理賠案、詐領2,390萬元理賠金;金管會對台壽保專案金檢後,發現台壽保有三大控制點全失守,一、詐領者熟悉內部系統運作,自己去櫃台受理理賠、又取得覆核人員帳密「等於自己受理、自己審核」。
金管會發現,詐領者用高中同學同名同姓做「假理賠案」,因銀行只會檢核戶名和帳號,同時詐領者利用系統更改理賠通知書(變更為公司)、系統註記也免通知保戶,等於真正的保戶根本不知道自己「被冒名理賠了」。
二、當理賠案件做完後,理賠紙本、文件需要掃描到系統。但這161件「都是假」自然沒有理賠文件,台壽保有催討文件卻沒有後追,第二個控制點也退守。
三、會計請款時,也沒有看理賠憑證,僅依據報表就做帳,直接核撥理賠金,最後一道關卡潰散,讓詐領理賠者如入無人之境。
據金管會調查,詐領者共製作了161件假理賠案,涉案金額約2390萬元,做案時間從2023年5月到2024年10月被台壽保發現,等於犯案時間有近一年半。台壽保已跟檢調告發並向詐領者做民事和刑事求償。
金管會保險局蔡火炎說,台壽保允許理賠人員自己受理、立案、系統建檔和審核,是希望理賠更加快速,才允許理賠者可在臨櫃直接受理、承辦後續理賠,但求快同時卻沒有牽制的內控設計。
該161件假理賠案,是因為前面沒有做控制點。若前台受理者是另外一個人,就可確保有申請文件,包括紙本或電子檔,之後再做分案,可確保前面理賠申請案是真實存在。
此案爆發後,台壽保已調整內部控制點,包括理賠人員不能做受理、審核,只能等櫃台受理後的分案,杜絕理賠人員自己受理、卻可自己建立了一個假理賠案。
目前台壽保發現後,已有做內部處理,內控機制的控制點有做調整,理賠人員不能做受理,只能等受理之後的分案,自己受理有可能是自己去立了一個虛假案子。
金管會認為台壽保在理賠作業、請款及會計作業等多項業務中違反保險法,今宣布處720萬罰鍰。這也是金管會主委彭金隆上任來,開出最大罰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