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時報/戴瑞瑤】2025-02-22
為降低市場波動對保單帳戶價值產生的衝擊,金管會最新公布,放寬類全委投資型保單可連結具槓桿或放空效果的ETF,但限制具放空效果的反向ETF以不超過1倍為限,而具槓桿效果的ETF則以正向不超過2倍為限,即日起上路。
2023年7月為強化投資人保護,金管會祭出投資型保單五新制,其中一項即是針對投資型保單連結的國內外基金,都不能連結反向與槓桿型ETF。新制上路約一年多,在壽險業者建議下,金管會即日起針對類全委保單適度放寬,但非屬類全委的一般投資型保單,仍限制僅能以投資股票、債券為主,不得投資具槓桿或反向的基金。
之所以僅放寬類全委保單,金管會表示,主要是考量類全委保單皆由專業經理人操作,並非由保戶自己挑選投資標的,因此適度放寬可更具有彈性。
金管會正式修正「投資型保險專設帳簿保管機構及投資標的應注意事項」,保險局表示,為提高類全委帳戶的避險及風險管理能力,降低市場震盪對保單帳戶價值衝擊,因此放寬可連結具槓桿或放空效果的ETF。
雖開放類全委可連結槓桿與反向ETF,但保險局也做出四大限制。第一,不是所有槓桿與反向ETF都可連結,以避險為目的連結具放空效果的反向ETF不得超過一倍,另以風險管理為目的可連結具槓桿ETF,但正向不得超過二倍。
第二是額度限制,持有避險效果部位的淨資產價值,不得超過持有相對應標的與加計槓桿ETF後的淨資產價值總和。
第三是保險公司要確保全委操作的投信公司在避險與風險管理的有效性,以維護保戶權益。如連結反向ETF,保險公司須要求全委的投信公司說明跟相對應標的的相關性;在連結槓桿ETF時,保險公司也要請投信公司說明績效輸追蹤指數的情況、運用槓桿ETF後預期的效果、與相對應標的的高度相關性等。
第四是要加註警語。保險局同步修正「投資型保險資訊揭露應遵循事項」,當中明訂若類全委保單中有連結到槓桿型或是反向型ETF,保險公司必須在保單上刊印警語,警語中要包含「有連結槓桿與反向ETF」、「不保證完全沒有淨值波動的風險」、「可能因連結具槓桿或反向ETF產生損失,或減少原本可得的投資報酬」等字眼,同樣即日起上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