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從諾獎得主貢獻反思壽險業監理

    【工商時報/文/陳彥志 逢甲大學財務工程與精算學士學位學程副教授、金融科技研究中心主任】2022-10-21

    金管會於日前宣布保險業可以進行金融資產重分類,避免部分壽險公司淨值比率若是持續低於3%,後續可能面臨監管機關要求強迫增資、停售商品與限制資金使用等措施,此項規定的放寬引起了廣泛的討論,藉由梳理此次淨值危機的脈絡,並從今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的研究貢獻,我們可以反思監理機關的作法,能否更為穩固民眾對保險業的信任。

    種種原因造成臺灣部分壽險公司在前陣子面臨著資本不足的問題:

    首先,為了在2026年接軌國際保險監理官協會的保險資本標準(Insurance Capital Standard),保險法第143-4條在去年修正,將保險公司的淨值比率納入監理指標。

    然而,今年美國快速升息加上烏俄戰爭爆發,股票市場與債券市場同時大幅崩跌,造成資產快速減少,而台灣壽險公司依照IFRS9按公允價值衡量資產,若不是將資產列為依攤銷後成本衡量(AC),則需要即時認列損失,若保險公司在之前並未將長期資產列為AC,在目前的經濟景況下,資產將大幅減少,面臨資本不足的問題。

    從負債面看,當利率上升時,理論上壽險公司負債也減少,原本將使得淨值比率的分子與分母同時減少,但是從金管會規定來看,負債面是預計於2026年才須依據IFRS 17按公允價值衡量,此舉原先意在降低保險公司早年銷售的高預定利率保單隱含的龐大負債成本壓力。

    但在當下資產大幅減少時,保險公司的負債卻無法同時根據公允價值調整下降,使得許多公司淨值比率快速逼近甚至超過了監理指標的紅線。原先的金融監理目的,是希望台灣壽險公司逐年與國際監管制度接軌,逐步提升台灣保險業競爭力,但近日,關於淨值比率的討論,反而讓民眾失去對保險公司的信心。

    我們可以從今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的發現進行反思,柏南克(Ben Bernanke)的研究發現,當銀行大規模倒閉後,金融市場必須花費更長的時間恢復信用中介的專業能力,也導致1930年代持續了長達十年的美國經濟大蕭條。

    如今政府在經濟環境劇烈變動下,允許保險公司可以進行金融資產重分類,從公平性來衡量,對於前兩年享受資產升值認列獲益,如今又因為規範改變,可以不需即時認列損失的壽險公司。對於原先已經將較多資產列為AC的保險公司而言,不免覺得有失公平。但是考量可能造成更嚴重的金融危機,以及後續重建民眾對保險的信心的昂貴成本,確實是可行作法之一。

    從諾貝爾經濟學獎另外兩位得主戴蒙(Douglas Diamond)以及迪布維格 (Philip Dybvig)在1983年提出的研究說明,銀行作為金融中介機構,提供資金流動性提高整體社會福利。

    但是當金融危機發生時,對於金融機構的不信任,可能導致銀行擠兌,連累財務健全的金融機構發生倒閉,他們的發現也說明維持民眾對金融機構信任的重要性。

    同理,保險公司做為風險管理專家,是提供風險分散中介功能,幫助提升民眾的社會福利,但是此功能是以民眾對於保險公司的信任為前提。

    儘管壽險業的淨值比率過低危機已經解決,產險業防疫保單事件也即將落幕,但是從9月壽險業新契約保費以及市場觀察,我們可以發現還是有許多民眾對保險公司是沒有信心的,對於保險公司與監管單位而言,如何提升臺灣民眾對於保險公司的信任,是更重要的一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