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壽險公司的長期價值與短期損益

    【工商時報/張士傑】2012-04-19

    記得赴西班牙馬德里博物館時,對於畢卡索知名繪畫「格爾尼卡Guernica」印象深刻,巨幅油畫佔滿展館大牆,不甚理解為何吸引眾人的青睞,經當地導遊說明後,才豁然開朗,當時正值二次世界大戰,作品繪出戰火蹂躪下的格爾尼卡城。而面對隱藏於眾多表象下的訊息,也唯有細心鑽研與解讀,方能領悟實際意涵。

    依據金管會保險局編印的保險市場重要指標統計,2011年壽險業稅後淨利僅0.32億元,與銀行業全年2,167億元淨利相距甚遠,若以金控每股稅後收益達3.45元居冠之富邦金控為例,轄下富邦人壽子公司稅後淨利即達101億元,顯示多數壽險公司呈現虧損,不禁令人好奇,壽險公司是否為股東創造出財報上未揭露的額外利益,如何解讀此迥異的獲利差異與所隱含的公司治理問題,尤其耐人尋味。

    探究影響獲利的原因,可歸因於歐債危機所引發的台股下跌;也可能導因資金回流美國資本市場,造成美元固定收益資產報酬率走低;若僅就盈餘數字分析,也可能是匯率避險成本所造成。而展望2012年壽險市場,決定獲利的關鍵,不外乎外匯變動準備金的成本效應,台股大盤走勢表現與通貨膨脹下之央行利率政策。而根本核心問題,仍然脫離不了如何有效紓解利差損壓力。  既然壽險利基業務屬於長年期契約,公司長期經營成果才是評估焦點,投資人將不同屬性之銀行與保險並列比較獲利績效,是否適當呢?在面對持有或拋售壽險公司股票的抉擇時,似乎宜回歸產業特性,認真思索壽險經營績效的評估指標為何?

    壽險公司的盈餘主要來自核保收益,投資績效與費用收入,財務會計指標包含準備金對保費比值,解約率,費用率,資本收益率,資產收益率等,皆為評估公司獲利能力的指標,因此對經營長期業務的壽險業而言,難以三言兩語表達清楚。

    依據2012年瑞士再保險公司研究資本市場於壽險股的持有偏好指出,財務資訊透明度逐漸成為選股的依據。於歐洲,自由現金流量收益(free cash flow yield)逐漸取代隱含價值(Embedded Value, EV),成為市場評估壽險業經營指標,自由現金流量收益呈現企業每股市值能夠分配股東之盈餘資訊,美國則以監理會計下法定可配分紅之投資獲利為指標,依序為一般公認會計原則的資本收益率與單位保費收益率,也反映2008年金融海嘯後,市場對企業所揭露長期獲利資訊呈現較為保守的心態,轉向強調短期現金股利回饋股東的能力。

    壽險公司對外所揭露的EV或是考慮負債公平價值下的市值等價隱含價值(MCEV),被視為傳統財務揭露外的補充性資訊,因同時考量消費行為,利率趨勢,死亡率,罹病率與長壽風險,商品特性等因素,可補充表達有效契約未來的淨現金流量,呈現當期公司淨值與未來獲利的現值。

    荷蘭ING安泰人壽當年以不到新台幣200億元交易給富邦金控,英國保誠人壽以象徵性1元將主要業務出售給中國人壽等交易資訊顯示,保險公司之企業價值如同解讀「格爾尼卡」油畫的意涵一般,市場中的利益關係人各自依其內部財業務指標決定併購價格。而基於產業永續發展的前景,整體壽險業應思索如何依自律模式平衡長期企業價值與短期帳面損益,共同營造利基的市場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