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名家觀點/外商壽險撤出台灣的啓示

    【經濟日報/彭金隆】2020-03-04
    美商保德信人壽,日前宣布將退出台灣市場,面對多數外商壽險陸續撤出的現象,是否預示我國壽險發展前景堪慮?而我們又該如何解讀與因應。

    1980年代中期台灣開放壽險市場,當時號稱錢淹腳目的台灣,對外商保險公司有著致命的吸引力,全球重量級壽險公司每年只能爭取稀有的兩張執照。

    1986年外商壽險強勢進入市場,外商加入競爭對台灣壽險發展有顯著貢獻,包括商品多元化、經營技術提升、國際資訊流通、專業人才引進與培養等,如今外商大量撤離當然是壽險市場的損失與隱憂。外商離開的原因很多,除了歸因於台灣整體市場吸引力下滑外,政府效能與保險監理制度也是常被檢討的重點。但後進者本來就居於劣勢,除非有強大的競爭優勢,否則外商壽險確實很難與既有本土對手競爭。但反觀比外商更晚進入的本土新壽險公司,仍有許多成功案例,因此外商壽險在台灣發展的困境,不見得完全歸責於國內壽險市場與監理因素。

    檢視外商壽險在台發展由盛而衰的軌跡,有三個關鍵點,一是進入時機,二是策略選擇,三是大環境改變。

    就進入時機來看,早期外商壽險進入台灣的時機相當有利,當時民眾普遍對現有保險公司不甚滿意,外商擁有國際級的專業形象與先進做法,除符合消費者期待容易展業外,更方便爭取大量本土優秀的內外勤人才,可以更快搶下市場快速建立規模。但這項時機優勢,在後期開放本國保險設立後就逐漸消失。

    第二個關鍵是在地化策略,壽險是具有高度本土化特質的產業,但許多外商雖有好的進入時機,但在策略上卻選擇移植母國經營模式,因而錯失建立規模化通路與資產的機會,而成為後來競爭上的一大障礙。此外,移植國外的保單與經營體制,都必須通過台灣法規這一關,厲害的外商在台灣不見得吃得開。沒通路就沒保費業績,沒業績就難有規模,沒規模就無法擁有競爭優勢,時間一久更難與本國公司競爭。事後證明較成功的案例,幾乎都採本土化策略,以大量招募業務員與儲蓄兼保障產品開拓市場,其中以ING安泰人壽為代表。反觀目前外商壽險似乎只能選利基通路才有發展空間,如主攻銀行通路或電話行銷市場等。

    第三是大環境的改變,外商離開跟下列因素有高度相關,包括開放本國壽險的競爭排擠效果、大陸全面開放市場的轉移效果、新會計準則與低利率形成的經營壓力與2008年金融海嘯的駱駝稻草效應等。

    由上可知,外商壽險撤出主要是他們各自對外在與內在因素的經營判斷,不見得表示台灣壽險市場前景黯淡。過去台灣壽險市場曾是全球注目的焦點,雖然外商榮景不再,但台灣仍有龐大的保費規模與客戶基礎;市場雖然高度競爭,但依然活力十足;雖然看似處處飽和,但各種保障型如高齡長壽與健康風險的商機仍很有潛力,台灣壽險市場發展不宜看淡。

    有機會就會吸引競爭加入,有競爭就會有淘汰,外商來去本屬常態,這一波開放外商壽險雖然鎩羽而歸,但隨著環境改變只要有新機會,國外各式挑戰者仍會重返市場。除傳統保險業外,以科技為基礎的新型態外國保險業,隨時可能捲土重來。對本國保險業而言,外商走了並不表示國際競爭壓力減輕,持續強化體質是必要的。況且許多本土業者積極海外擴張,更應積極吸取外商壽險成敗經驗以增強海外競爭力。

    (作者是政治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教授兼系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