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記者戴玉翔/台北即時報導】2025-01-01
保險業2026年即將接軌,為幫助業者減緩壓力,金管會31日推出第四階段過渡性措施,協助保險業者渡過難關。對此,壽險業者表示,接軌後才是更大的挑戰,仍希望在未來金融情勢恐更加動盪的情況下,主管機關能提供更多在地化措施,包含延長過渡期與寬容政策。
壽險業者表示,第四階段措施公布後,公司會開始進行試算,以金管會公布的第四階段過渡性措施來看,其依照台灣數據,調降保險風險的風險係數。包括死亡風險由原ICS所訂之12.5%調整為10%、長壽風險由原ICS所訂之17.5%調整為10%、罹病風險(長期、一次性給付)由原ICS所訂之20%調整為7.5%,以及脫退風險由原ICS所訂之40%調整為35%,並依然適用過渡措施15年。這項措施對於壽險業接軌會更有幫助。
而原先壽險業者爭取的淨資產影響數15年過渡期盼延長到20年,在第四階段措施並未延長,壽險業者表示,金管會應該是要等壽險公司的試算結果出爐,再來考慮是否延長。
針對壽險業資本影響巨大的風險價值(VaR)將增加到99.5%,壽險業積極爭取維持現行的95%,但金管會將於保險業後續辦理在地化情境之試算影響後,再綜合考量參採之可行性。
壽險業者指出,這次公會有集合20~30項建議,幾項被採納,儘管目前大多數公司接軌當下沒有問題,能夠順利度過,但接軌後才是更大的挑戰,因此仍希望在未來金融情勢恐更加動盪的情況下,主管機關能提供更多在地化措施,包含延長過渡期與寬容政策,會持續向公會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