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不讓走、不讓來 壽險管理政策霧煞煞

    【聯合報╱本報記者孫中英】2012-05-27

    台灣壽險市場已是「大者恆大」,中小型壽險公司多想找家金控「棲身」,不然未來市場能見度更低,生意更難做。

    根據壽險公會統計,今年4月,市場前5大壽險公司(富邦、國泰、南山、新光及中國人壽)新契約保費進帳加總已達632億多元,超過全市場新契約保費收入899.21億元的7成。

    也就是說,每100元保費,就有70元會進入這5大公司。但市場還有25家壽險公司,要搶食這些大公司鯨吞殘餘後,不到3成的保費量。台灣壽險業已跟銀行業一樣,都處於過度競爭狀態,來台1、20年,又賺不到幾文錢的外商要撤,自是理所當然。

    近年保費進帳最大管道,就是「銀行通路」,旗下既有壽險又有銀行的金控,例如國泰、富邦,自是相得益彰。這也是多家以銀行為主軸的民營金控,急著想併購壽險公司的原因,因為透過自有銀行平台,可開賣「自有品牌」保單,不再只收過路手續費,單純為人作嫁。

    像中信金控去年併購大都會人壽,今年前4月新契約保費收入已比去年同期「成長6倍」,其中成長最快的就是銀行通路,保費貢獻度高達9成。

    因此,嫁進金控公司,已成為許多小壽險公司打得如意算盤。因為在這些金控的壽險版圖確立後,壽險業大者恆大趨勢將更明顯,小公司的生存空間將進一步被壓縮。

    在AIG撤出台灣後,國際紐約人壽溝通多時後才准撤資,英商英傑華還沒等到保險局的撤資許可。保險局近期又再度立威,駁回法國安盛集團返台投資案。但這種對外商壽險業的管理政策,「走不讓走(不准撤資)、來不讓來」,也讓人看得一頭霧水。

    金管會的「准、駁」或許都有其理由,但與其將一群想走的外商,困在國內,保險局還不如捲起袖子,把保險業經營環境的基礎建設打好;例如重新檢討並開放更多投資管道,讓壽險資金有更多去路,就算沒有外商要來,也應該讓本國業者獲得更大的生存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