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台版 ICS 第4階段!壽險 ICS 拉升逾20% 多賣醫療險受惠大

    【經濟日報/記者廖珮君/台北即時報導】2024-12-31

    金管會宣布「台版ICS」第四階段在地化和過渡化措施,以降低壽險業「風險性資本」為主軸,可提升2026年壽險業接軌時,計算資本適足率(ICS)的空間,減緩增資壓力;保險局以2023年底試算,第四階段將可提升ICS至少逾20個百分點,銷售醫療險、傳統型保單愈多者,受惠愈大。

    2026年壽險業要接軌TW-ICS,計算資本適足率時將正式取代目前的RBC。計算ICS的分子是合格資本、分母是風險性資本,法定標準是100%。

    降低風險性資本(縮分母)後,在不增資(分子不變)情況下,ICS就可提升,例如ICS是100%,第四階段可增加20個百分點,ICS就可達120%。

    但對壽險業者力爭的維持目前RBC信心風險水準(VaR)95%與高利率保單認定從6%降到4.5%,保險局長王麗惠昨坦言,ICS採VaR 99.5%是高標準,但從優化清償能力來看,就是用99.5%架構。

    VaR值與高利率保單認定,這兩項會視2024年底資料試算後再來綜合考量,但沒有第五階段的規劃,會因應環境變化做滾動檢討。

    至於台股風險係數35%可否再降,淨資產影響數再拉長年限,王麗惠說,台股風險係數已參考本地資料做試算,整套制度經過分散風險已趨近目前RBC水準(RBC台股係數是21.65%),淨資產給15年過渡期也沒有延長打算。

    金管會公布台版ICS的第四階段有五大重點,一、修正五大計算公式:保險負債現值方法論、利率風險、非違約利差風險、風險資本抵減稅賦,影響是可降低風險性資本,緩解壽險增資壓力鍋。

    二、採過渡性措施前,所計提的風險資本作為計入資本工具的限額,簡單說,就是要避免縮小風險資本(分母),此舉可讓壽險業發債空間愈多時,可計入自有資本空間增加;保局以2023年底數字估算,可提升ICS約8個百分點。

    三、非違約利差風險(指無違約風險的債券等資產,因利率波動產生的影響)的風險資本將給過渡化措施,分15年遞增到100%;王麗惠說,2026年元旦接軌日不需計提該項風險,據試算,ICS可增加5~32個百分點,但隨時間後移,ICS比率會緩步下降。

    四、4項保險風險計提資本加壓幅度,包括死亡、長壽、罹病、一般脫退(指解約)風險的風險資本計提也全面調降,王麗惠說,之前新興風險是納入15年過渡期,這次改用本地罹病率和死亡率取代國外資料,試算後將讓ICS上升6~15個百分點。

    五、影響最大的利率風險資本計提,王麗惠坦言,加壓幅度的確有在地化空間,若以2023年數字估算,可讓ICS上升10~20個百分點,但考量近期市場利率波動仍頻,將再更新數字到2024年底後,再確認加壓幅度。

    為接軌TW-ICS,金管會分三階段推出在地化和過度化措施,第一階段是2023年7月,壽險業投資台股給15年調整期;第二階段是同年11月,對ICS利率風險和淨資產影響也給15年;第三階段是2024年4月放寬可贖回債認列並給新興風險15年調整;2024年底邁入第四階段,大舉調降保險、利率風險資本。